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在科技驱动、积木式创新、海外资产配置等模式盛行的今天,无论你来自创业圈、科技圈还是投资圈,硅谷发生的一切你都不得不关注。

5月20日,北大国发院EMBA高端论坛第二期在朗润园致福轩举行。主讲嘉宾张璐女士,对话嘉宾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吕晓慧老师,北大国发院2012级EMBA校友、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乔顺昌先生共同就“美国硅谷高科技创新发展趋势与中国机遇”的话题展开对话。主讲嘉宾张璐女士是硅谷Fusion Fund创始人,曾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她是第一个当选福布斯30under30荣誉主题人物的华人,也是硅谷早期投资领域成长飞快并广受认可的新锐投资人,拥有多项技术专利。

 

张璐: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斯坦福与硅谷相辅相成

 

张璐女士在演讲中表示,处在美国硅谷这样一个全球创新的集中地及发源地,可以看到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科技发展。而作为一个从中国去到美国的投资人和曾经的创业者,她非常希望将硅谷创新的信息在中美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进而思考如何让这些在硅谷发生的技术创新,与世界上最大的、最快速的、最具爆发力的中国市场形成最好的结合。

 

张璐女士介绍,硅谷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历经了几十年的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的稳态。自己最早在学校做科研的时候,曾观察如何让学术创新结果和商业应用进行更好的结合。此后凭借自己在企业的工作经验,深入参与到硅谷创业者的族群当中去,了解了硅谷的生态如何帮助创业者以一个很快的速度,获得企业产品的成长和资本的退出。再后来,当自己参与中后期的投资,则进一步看到资本市场和科技的交界点。随后,张璐女士介绍了有关硅谷的几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在硅谷,整个创新行业占到硅谷整体经济总量的近30%,而它的生态圈内初创公司的估值高达3000亿美金。加州是美国最富裕的一个州,排名前三位的经济分支,分别是农业、娱乐业和科技行业。科技行业之所以如此茁壮,而且撑起这么大份额的GDP,也是由于整个生态圈对于创新行业的扶持与支持。当然,所有行业的崛起,都需要一个健康的正向循环,包括资本的投入,整个正向反馈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资本的反馈。

 

第二个数字——硅谷的核心城市,也即斯坦福大学所在的城市,只有6万人口。在很多朋友眼中,硅谷拥有一批很爱追逐梦想的创新者、追逐情怀的创业者,但实际上,人们在硅谷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改变世界,同时变得富有”。改变世界非常重要,但是通过改变世界变得富有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没有一个正向的反馈,没有人可以为了梦想投入一切,而看不到回报,而这种回报也不会激发创业者以更好的角度去寻找技术产品和市场商业化的可能性。

 

硅谷以如此少量的人口,实现了创新行业的巨大发展,其背后最核心要素在于人才。每一个人聊起硅谷的时候,都会谈起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对硅谷的崛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是一个创新教育的集中地、人才的输送机器。但同时也是由于硅谷的崛起,带动了斯坦福整体学校力量的崛起。很多校友创办的公司,更愿意招聘自己学校的校友,受到学校创新教育的激励之后,创办自己的公司。与此同时,这个学校的成功校友多了,学校的捐款也就多了,就有更多的资本进行优秀人才的引进。

 

在国内,“创新”与“创业”这两个词总是一起出现,似乎创新教育就是创业教育。但这点在硅谷是不同的,这也是斯坦福的与众不同之处。斯坦福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不是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代表着你有了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做事方法,不代表你要去创业。即使在硅谷这么有创业氛围的环境,其实很多斯坦福毕业生是选择就业的。你有了一个创新思维,你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里面,也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而这些大公司也愿意招聘斯坦福的毕业生,正是因为觉得毕业生有创新思维,在一个大公司平台上可以发挥他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的优长。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完成,还需要整个生态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大家经常听到孵化器,创新中心等。所谓创业教育,是对最初起步的注册公司,产生价格搭建,公司形态的搭建。除此之外,硅谷的高科技大公司也担负着这样的角色,做了很多创业教育的投入。大公司出来的创业者拥有运营经验,通过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了解到产品的生命周期,会对创业的生态,产品的生态有更好、更深的理解。大公司里,创业者还学会了协同合作,看到了整个不同背景的团队。还有一点经验很重要,在大公司里,创业者还可以看到自己创业的终点,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支持和动力;在构建公司架构的时候,也会以更长远的思维去构建。

 

如果按照大类进行创新的区分,可以分成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二者同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创新的本质是把一堆人的利益,放到另外一堆人手里,实际上并没有创造更多新的价值。但技术创新,是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新的价值。所以互相配合的创新周期,就相当于发现一个新的创新技术,创造了一个新的技术平台,走到一个界点,发现技术的成本不够低,发展到了瓶颈,这个时候在这个平台上的延续的创新,就是依托原有的技术,进行一个创新模式的迭代。模式的迭代是互相的替换,并不是消灭。但它走到一个界点的时候,新的技术的出现,就会把以前的模式替代掉。这就是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相辅相成,相互配合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花更多的时间看中国的创新在哪里,再加上中美交互的结合增强,也希望更多美国的技术创新,不仅在美国获得巨大的市场效应,也希望快速走入中国市场,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硅谷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往往都是经历一个模式创新的小高潮,继而走向坠落,如此循环。下一个创新确实是科技创新的大潮的到来,因为基于互联网创新的平台创新已经到了瓶颈期,接下来就是寻找新的信息载体,新的技术平台,是在它的基础上寻找更好的创新趋势。

 

技术对我们生活形态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我们现在享受到了万物互联的巨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各种行业之间的交叉发展是未来的趋势,未来将形成“平台+技术”的整合发展。

 

圆桌讨论:寻找中国式创新的道路

 

在圆桌讨论环节,张璐女士、2012级EMBA校友、乐搏资本创始合伙人乔顺昌先生,以及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吕晓慧老师就“中国创新的模式与道路”展开讨论。

 

张璐女士从中美市场运作的差异,分析了VC行业标准如何选择的问题以及对创业者的建议等。从VC圈来看,因为整个市场对于短期利益的追逐,会导致一些公司更愿意去做模式创新,而不是技术创新,因为技术创新需要一个发展的周期。但中国市场的特点在于,一旦找到一个对的方向,整个规则和体系的建立非常迅速,因此,她对于中国整体技术创新的发展保持乐观的态度。

 

乔顺昌校友则具体比较了中美大学生创业的差异,分析了目前中国创业的问题所在。认为美国大公司出来的人创业,普遍是技术驱动的,普遍比国内的大学生创业熟悉和爱好这个行业。这与中美的学院教育有关。如今,国内的创业热潮中,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普遍年龄都比较偏低,甚至往往要么是没有行业经验,要么是对他所在的行业的技术没有话语权,因此,不知道如何合理分布资金,如何调动人力资源等等,这是中国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

 

吕老师引用科幻小说家威廉的话——“未来已经到来,只是分布不均匀而已”,高度赞扬了张璐女士在演讲中所分享的有关未来的科技与创新的趋势的话题。认为在如今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和最聪明的头脑去互联。硅谷作为世界创新的中心,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但我们并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硅谷和复制硅谷的阶段,也不能被潮流所裹挟,而是“越乡下,越农村,才能越创新”,应当努力寻找属于中国自己的创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