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近日我偶然看见一篇由波士顿咨询集团(BCG)首席执行官里奇?莱塞(Rich Lesser)写的文章,讲的是20多岁的年轻人该如何“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莱塞的建议是基于他自身辉煌(也四平八稳)的职业经历提出的——在宝洁 (Procter & Gamble)工作了几年后,他从哈佛取得了MBA学位,随后在BCG工作了28年。一路走来,他对无数年轻人讲过话,并发自内心地觉得应该告诉他们哪里做得不对。
这篇文章发表在领英(LinkedIn)上已有数月,但BCG对莱塞的见解推崇备至,因此至今仍在社交媒体上推送着这篇文章。
开始读这篇文章时,我原本只是觉得有些无聊,然而通篇读完后,无聊转为忧虑。文章的结论是:“凭借自省、专注、努力自我投资、努力带来改变,你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这是非常糟糕的建议,我得阻止20多岁的年轻人试图照他的建议做。
他的第一条小建议是,选择“能真正为你带来活力和满足感的事情”。听上去不错,但这条建议有三点错误。首先它空洞乏味——谁也不会推荐一个让人丧失活力、感到挫败的工作。其次它毫无用处,因为20多岁时,不试一试,很难知道一份工作能不能为自己带来满足感。最后,它把期望值设得太高。即便最好的工作也不总是能带来活力和满足感。很多时候,它们或枯燥乏味,或让人挫败,又或两者兼备。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千禧一代面临的最大问题,莱塞不应将这种差距扩大。
接着他建议年轻人去一个能学到本事的地方工作。“20几岁是一段独特的时期,此间你掌握的一整套技能将让你受用一生。”不,并非如此。也许除了造句、算数和与人融洽相处的能力,没有“一整套技能”(如他所说)可以让你持续受用10年或20年。技能和经验是会过时的。
他的下一条准则——我能带来改变吗?——更有问题。这不仅不是20多岁的人应该提出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在起步阶段就能带来改变),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不应问这个问题。我不确定我们何以变得如此痴迷于带来改变本身。毫无疑问应该看具体是什么样的改变。在我父亲最后的时日里为他提供安宁护理(palliative care)的惠廷顿医院(Whittington hospital)护士带来的改变,我将终生铭记。同样,菲利浦?格林爵士(Sir Philip Green)带来的改变,英国百货公司BHS的养老金领取者们也不会轻易忘记。
对大多数工薪族而言,很难说我们带来什么改变,但那并不表示我们的工作毫无意义。管理顾问们带来什么改变吗?我带来什么改变吗?这完全取决于你从哪里算起。我想今天我将为莱塞带来些许改变——虽然可能不是正面的改变。
他最后的那个问题最糟:我能找到平衡吗?答案是不能,因为不存在所谓的平衡。相反所有打工者都有一个选择:要么一直工作,要么一直不工作。作为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的首席执行官,莱塞若能这样告诉20多岁的年轻人也许更好:BCG是一家血汗工厂,只不过在里面卖命的是精英人士;在那里工作意味着一声令下,你就不得不马上取消所有安排,不管是约会、生日派对、还是外出游玩的计划。
像莱塞一样,我的职业生涯安稳、乏味,只经历过两任雇主:摩根大通(JPMorgan)和英国《金融时报》(简称FT)。不过与我那年代以及莱塞那年代相比,当今时代发生了两个重大改变。对我们来说,如果对商业感兴趣,或许就必须选择职场生活;如今则不然,因为你也可以选择去创业。一些人适合在大企业工作,其他人则未必。你不亲自试试就很难知道,所以我的建议是早一点儿找份公司里的工作,再搞清楚你有多喜欢(或不喜欢)它。
第二个改变是如今工作生涯非常长,不必急于一开始就找对工作——由此引出我的第二条建议。走些弯路,也不要紧。
在做出去宝洁及后来去BCG的决定过程中,莱塞绘制了电子表格——只是他到头来还是听从了内心的选择。我没做过这种事。我去摩根大通和后来去FT是因为只有它们录用了我。之所以选择它们,当时这似乎是很重要的原因。现在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