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日益担心经济衰退,以及各银行因巨额信贷资产减记而步履蹒跚,商学院的潜在申请者应该认识到,他们毕业时也许会面对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就业市场。尤其是银行,它们的招聘人数可能会减少,与雇员患难与共的意愿也会减弱。转行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一个战略。
首先,申请者要选对学校。投资银行的招聘人员手里从不缺简历。由于时间有限,因此著名商学院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精挑细选过的人才资源。
很多银行只会去三五家欧洲商学院招人,去的美国商学院稍多一些。相应地,要转行加入银行业的人,一定要进入一家这种顶尖商学院。如果你已经有中意的银行,就去看看商学院每年的毕业生招聘数据,看看各家银行最喜欢在哪些学校招MBA。
不过,在看这些统计数据时要留心。很多人是从商学院走进金融业的,但也有很多人首先就是来自金融业的。转行者需要一个战略,以便与更富经验的同辈竞争。
事先准备是关键。投资银行通常主要通过实习招人。很多银行会把所有的工作机会给那些当过暑期实习生的人。只有当这些工作机会没有被接受时,它们才转而去招聘全职工作人员。在MBA通常为一年制的欧洲,这种情况造成了一个难题:通常,MBA学员刚开始上金融课没几周,就开始接受实习生面试了。银行会体谅客观原因,但个人学习还是有帮助的。《 Vault投资银行就业指导》(The Vault Career Guide to Investment Banking)是非常热门的面试准备材料。如果能跟校友谈谈,效果更好。
那么,投资银行要找什么样的人呢?在很多方面,所有雇主要求的东西都一样:读过好学校、在有声望的公司获得了明显的升迁、语言能力强(这一点越来越重要了)。对某些特殊团队来说,还需要具备特定行业的深厚知识。不过,各家银行最希望看到某些与众不同之处。投资银行业是一项竞争日益激烈、日益商品化的业务,各家银行要寻找那些能让它们具备优势的人。
现在负责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投资银行业务欧洲招聘工作的前银行家盖纳•阿诺德(Gaynor Arnold)指出:“我们想要企业家能力。候选人生活中某些迹象可以表明,他们已经把自己推到舒适区以外:也许是创建一个企业,也许是做一些慈善事业。”
“我们想要的是这种人:他们能介入困境(也许是应对一种不熟悉的产品,也许是跟一个特别难缠的客户打交道),他们有挺过困境并取得成功的冲劲。”
候选人需要表明自己理解这种工作环境。被聘为经理的MBA,在第一年就要极度紧张地工作(甚至在当实习生的时候,每周都要工作80到90个小时),而且还要面对从食物链最底层做起的现实。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要与那些经过三年艰苦分析员工作被内部提升为经理的人打交道。能够表明自己已经为这些要求做好准备的候选人,显然更具吸引力。
相反,那些有大量管理经验或家庭责任的人,也许就该证明,自己已经想好如何应付长时间的工作以及一开始缺少地位的处境。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就业服务主管桑德拉•施瓦策尔(Sandra Schwarzer)指出,候选人需要进行一番自我反省。她表示:“如果你真正喜欢的是管人,那你就得意识到,那并非大部分职位的主要内容。”
“不过,”她继续说道:“如果你喜欢定量分析、同时应付多个项目,以及冲在最前线的刺激感,那你可能就大有作为了。”
说到数量技能,各银行显然要求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能力。如果你不能找到计算64的12.5%的捷径,你也许就该到别的地方找工作。
不过,招聘MBA并不是为了让他们作数学专家(那类工作,银行会找博士和极具自然科学才华的人去做)。银行业始终还是跟人打交道的业务,建立人际关系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工作本身,你也可以借此结识有可能与你共事的人,并弄清楚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你。
不过,如何在展现魅力与奉迎讨好之间达到平衡呢?如果你见过招待酒会上渴望得到工作的学员团团围住一个潜在雇主的景象,你就会明白,这种平衡可不容易实现。些许谦恭也许能创造奇迹:比如问一位酒杯空空的招聘人员是否要喝一杯,也许这就能让你在贪婪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就这么简单。
读了那些头条新闻后,商学院的潜在申请者也许会思考是否要卖出这一步。不过,前景也许并没有那么暗淡。Michael Page Financial Services主管马克•佩特曼(Mark Pettman)指出,尽管目前境况不佳,但没有银行希望重复最近犯过的错误。他说:“2002年,各银行让太多初级工作人员离开,2004年市场升温时就很难补上这种人才缺口。”
这种周期性还可能成为一种优势。那些考虑读商学院的人现在距离就业市场还有18个月到两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某些技能(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也许会变得更加重要,而市场在整体上也可能探底回升。
佩特曼认为,现在也许是学习MBA的好时机。他说:“市场艰难时,你退出了;等过一段时间环境有望好转时,你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