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
――专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戚聿东:1966年生,经济学博士。现为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MBA教育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组织、公司治理和财务管理。曾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美国、荷兰等从事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目前担任商务部WTO新一轮谈判专家咨询组成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价格政策专家组成员,首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秘书长,华夏银行(8.38,0.05,0.60%,吧)、乐凯胶片独立董事等。
2008年,是MBA在中国发展历程上的第17个年头。“MBA作为舶来品,在中国能够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直至根深叶茂,说明中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而这一进步要首先归功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空间,MBA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此时此刻作为MBA教育管理者,作为MBA教育的教师,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反思。”戚聿东院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时表示。
进行两个规划
《证券日报》:现在个人生涯规划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请问究竟为什么要做生涯规划?
戚聿东:不管是已经步入工作的MBA,还是在校的MBA,大家从入校开始,哪怕你现在是在工作当中,也要冷静的坐下来思考一下,为了成功必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孔子在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要有一个完整的规划,从15岁开始的“有志于学”,经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一直到70岁时的“从心所欲,不逾矩”。作为今天MBA,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到底是怎样的规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出路来考虑我们现在的思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证券日报》:那么MBA如何进行生涯规划?
戚聿东:特别是在校生,MBA对于他们是一个门槛,过了这个门槛就要重新设计。将来要进政府机关的和将来要创业的,对学业的要求以及规划是不一样的。也许少部分人是要考博士的,这我们也不能反对,至少我所在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已经有六、七个考上了国内
同样的MBA入学起点差不多,出门之时是大相径庭,其中就和设计不设计、规划不规划有关系。所以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好的思路也绝不会有一个好的出路。对此,针对我们首都经贸大学的MBA,我开学第一天明确这个主题,坚持两大规划,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
打造两个模式
《证券日报》:作为学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您是如何理解“MBA教育”的?
戚聿东:“教育”的内涵,中国基本上是几千年一贯制的专业模式。大学是分科的,研究生,包括MBA,也是众多专业学位中的一种。在这种高度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教育也是高度分工和高度专业化的。专业化造就专才,在某一方面能够把我们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做最擅长的一块,这是专业化教育的要求和结果。但是,今天必须反思,专业化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可以做一个实验,爬树、潜水、再快跑
有一个关于厨师的故事。一个主人从宫廷里面请了一个厨师想向客人炫耀一下自己,自己的厨师是为宫廷服务的。客人都到了以后主人提出了要求,你给我做一桌宫廷菜。这个厨师说我做不了。主人说你不是在宫廷当厨师吗?我在宫廷是只做糕点的。那你给我们做做糕点也行。他说糕点我也做不了,我是在宫廷里面只为糕点切葱花的。这就是高度专业化分工造成人片面发展的一个极端的说法。我们的
[FS:PAGE]MBA作为一种专业学位,作为学位的一种,我们也要把我们自己置于这种专业背景下来考虑。《证券日报》: MBA作为一种专业学位,您认为如何才能因材施教?
戚聿东:由于传统教育都是专业教育为主,所以造成了我们在走向将来的岗位上有可能适应不了未来的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专业模式是不够的,社会需求要求我们是综合的,要从专业走向综合。这就需要进行整合,进行复合,而且包括MBA教育在内的高等教育都非常必要的。需要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一揽子解决问题的管理能力。这就是教育的两种模式,专业模式和综合模式。
此外,心智模式尤为重要,它是真正决定个人未来的基本素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呼唤心智模式。将来在工作当中很少有让你考试的场合来决定你的胜负,但是大部分的日常管理当中要求你的是心智模式。有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心态,有没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思维,有没有完美的表达,得体的做事方式?包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