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日复一日,“过期”一栏,堆了满满当当的任务,比“已完成”的还要多。不妨考虑一个问题:你每天能够真正用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有多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做了详细的Todo List,却只能一直看着它们变成”已过期”;想着”今天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做完”,下班了才发现还没开始;终于下定决心要全力以赴,却老是被各种琐事打断……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苦恼:明明学了时间管理,也做了详细的晨间日记、待办事项、规划和安排,但仍然觉得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该做的事情没做,实际的效率也没有提升。每天不知道忙些什么,下班了还剩一大堆琐事,令人心烦。

 

更有甚者,做了详尽的待办事项,但每天有超过一半的任务都无法完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变成”已过期”。日复一日,”过期”一栏,堆了满满当当的任务,比”已完成”的还要多。

 

这种情况,自然很容易令人泄气。

 

实际上,我见过不少人,就是因为这样,索性破罐子破摔,连待办事项和规划都不做了,眼不见为净——反正做了也没什么用,还徒增焦虑。后果呢?自然是生活越来越乱,效率更是不如从前。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时间管理没有效果吗?

 

其实,是因为这些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错了。

 

不妨考虑一个问题:你每天能够真正用来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有多少?

 

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8个小时。朝九晚七,除去午休的两个小时,剩下8个小时,看上去是没错。但实际上,真的有8个小时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时间的掌控力,是非常差的。一方面,外界会有源源不断的事件,来占用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比如,老板突然叫你去办公室里谈话,同事临时找你帮个忙,客户又在微信上催你,开发告诉你上次的需求需要延期……诸如此类。

 

可以说,你的位置越高,每天要面对的琐事就越多。它们无穷无尽,无法避免。

 

另一方面的阻碍,则源于我们内在的自律能力。且不说刷朋友圈,聊微信,看网页,抑或发个呆,有谁能够保证在认真工作的时候,能够从头到尾保持100%的专注和心无旁骛?

 

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把人的注意力分成”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前者是主动集中注意力,后者是指对外界刺激自然而然的反应,无需刻意付出努力。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看剧。为什么很多人看剧,能够一看几个小时也不累?因为它的画面、声音和情节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新鲜刺激,时刻在调动着我们的”被动注意”。反之,当我们面对枯燥的工作时,就需要消耗认知资源,将注意力聚焦在工作上,摒除其它念头和外界刺激的影响。这就是”主动注意”。

 

主动注意的时间一般都很短,大部分成年人也就是30分钟左右。所以,你以为你在认真工作,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无意识浪费掉的。那么,剩余下来的,能够集中精力做事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呢?

 

这一点因人而异。但通常来说,如果能有50%的剩余,也就是每天4个小时,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这就是症结所在。你为每天安排了8小时的工作量,但实际上,你只有4个小时能够去处理它们。当然会觉得不够用。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减法思维”。

 

什么是”减法思维”?

 

人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动物:我们对于损失的敏感性,会远远高于获得,也就是所谓的”损失厌恶”。举个例子,丢了100块,给人带来的懊恼,会远远高于得到100块带来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默认”每天有8小时工作时间”的话,那么,你就会无休止地沉浸于”损失厌恶”之中——因为在一天里面,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在占用和消耗你的时间。

 

你会觉得:老板怎么这么烦,好像话永远都说不完;同事怎么这么笨,讲这么清楚还听不懂;客户怎么这么讨厌,整天就知道催……

 

因为,这些事情都是”计划外”的。每一次发生”计划外”的事情,你都会感到:它们在占用我的时间,害我计划好的事情,又做不了了。长此以往,会很容易变得焦虑、烦躁——而这恰恰又是影响我们效率的另一个因素。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呢?是一开始就告诉自己:

 

我没有8小时可以用,我只有4个小时。

 

这样一来,当这些计划外的事情发生时,你就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自己:这些都在计划之中,是本来就要去做的。

 

这样,你就可以找回自己对时间的”掌控感”。

 

只要每天能留出4小时工作,你的计划就没有受到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每多个半小时、一小时,对你来说,都是”赚了”。

 

曾经有位妈妈在我的 Live 里面提问,说:和老人住在一起,上有老下有小,每天要服侍老人,照料孩子,非常琐碎,几乎没有多少自己的时间。想学点东西,又会时不时地受到打扰。怎么办?

 

我告诉她: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转变思维。不要觉得”服侍老人、照顾孩子”是在”占用自己的时间”,你应该把它们视作每天的硬性支出。试着考虑:在排除了所有的这些事务之后,每天能剩下几个小时?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你能够通过优化流程、多线并用,缩短硬性支出,哪怕多省出15分钟,也是你的盈余。这就是”减法思维”。

它的本质,其实用一句话就能说明:

 

如果今天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做些什么?

 

为什么叫”减法思维”呢?因为它就是将任务的安排,”减”到极限:如果我每天只能有4小时的时间工作,我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你会发现,一旦使用了这样的思维方法,你看待时间、任务的方式,以及做规划和执行时的心态,都会完全不一样。你会变得更加平和,高效,更不容易感到焦虑和疲惫。因为你知道,你的时间,始终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除此之外,”减法思维”,还有另外一种做法。

 

我们总是倾向于为一个任务安排较充盈的时间。比如,如果一项任务的最终 Deadline 是周五,我们往往会要求自己,在周四之前就把它做好。这样,即使时间来不及,也可以有一天的时间顺延。

 

但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安排了盈余时间,我们还是会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工。很多时候,用一星期做出的效率和质量,并没有比用一天做出的结果,好多少。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在项目管理里面,叫做”帕金森定律”。

 

它指的是:在一个组织里,人们总会倾向于把任务排满所有的可用时间。

 

简而言之:如果一件事情的安排是较舒缓的,那么人们就会放慢做事的节奏,直到在时间即将结束时,才把它完成。究其原因,是因为,人永远是懒惰的。除非极其重要、极其紧急,否则,没有人会乐意提前完成任务。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在寻找休息的时机,它会尽可能地占用所有可以占用的时间。

 

所以,如果一项任务需要2个小时,而你的安排是4个小时,那么大脑就会接收到这样一个信息:这个任务可以慢慢做,不用急。它就会伺机要求休息。你可能会刷半天网页,发一会儿呆,聊一会微信,直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开工。

 

反之,如果你安排的时间,比任务本身要求的时间短,大脑就会进入”火力全开”的模式——因为对于未来的预期告诉它,这个事情很急,如果放松的话,很可能完不成。

 

所以,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最后一刻才开工,结果并不比提前做来得差?原因就是,当我们提前做一件事情时,我们是没有100%投入的——我们的大脑始终会有一个”不用急”的预期,这会大大降低它的专注力。

 

针对这一点,一个有趣的解决方法,就是:消除所有任务的”盈余时间”,给大脑一个严格和紧迫的预期。简而言之,如果一项任务要求2天完成,deadline是周五,那么,不妨安排在周三开工,周五完成。并且告诉自己:

 

这项任务没有任何盈余时间,一旦开工了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无法如期完成,后果将非常严重。

 

在这样的压力和预期之下,你对于执行这项任务的动力,就会大大提升。你会见缝插针地去寻找一切可以着手的机会,会提前做好准备,会去优化和缩短流程。有些追求高效能的人,会有一个习惯:将手表拨快几分钟。道理是一模一样的。通过给大脑一个预期,降低大脑的懈怠和惰性。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保证按时完成任务,也可以节省下大量的时间。

 

最后,关于”减法思维”,提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了解自己的时间开销

 

这两种做法,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对自己每天有哪些”硬性支出”,注意力能集中多长时间,能有多少时间全力以赴,一清二楚。所以,对于时间管理,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先想办法理清楚自己的时间开销,做到了然于胸。可以使用一些APP(比如Hours),也可以靠自己主动的记录、回想、监测,用数天到一两周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时间开销模型。

 

2. 合理安排待办事项

 

如何让自己自己的Todo List安排更加科学、紧凑?我在《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中,提到过我的”AFD方法”,推荐使用。这套方法,一方面可以将你的”整块时间”和”碎片时间”共同高效利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你对任务的分析和预判效果,做到胸有成竹。

 

3. 好的体能才能提高”减法”的上限

 

每天真正能够利用的时间有多少?从某种程度上讲,跟你的体能息息相关。体能较弱的人,会容易劳累,也会降低可利用时间的上限。无论什么方法,本质上,都是在这个”上限”之内,进行最优配置而已。如果上限本身就很低,你能实现的效益,也没有可能提高。所以,按时作息,注意饮食,多跑步,多锻炼。

 

这比一切时间管理方法都管用。

 

Lachel,互联网经理人,高效管理达人,知乎24万赞答主,LinkedIn / 36氪 / 插坐学院特约作者那么,你有过哪些”认知升级”的时刻呢?

 

原标题: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也许你需要这个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