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九月初的香港,清晨闷热,在房间空调呼呼的气息里醒来。虽然酒店式公寓的玻璃隔音已经做的很好,仍能隐隐听到楼下高架路上车轮胎划过地表的声音,以及跑车时不时飙过的引擎声。共同混在空气里,慢慢的成为在脑海中这座城市特有的声音记忆。

       九月初的香港,清晨闷热,在房间空调呼呼的气息里醒来。虽然酒店式公寓的玻璃隔音已经做的很好,仍能隐隐听到楼下高架路上车轮胎划过地表的声音,以及跑车时不时飙过的引擎声。共同混在空气里,慢慢的成为在脑海中这座城市特有的声音记忆。

 

 

这些天耳朵时不时的耳鸣,刷牙的时候口腔内一阵灼痛——又溃疡了,妈蛋。

 

旧的溃疡还未愈合,新的又裂出,来来去去,比大姨妈还勤快。

 

坐在马桶上刷朋友圈,让神志清醒。看到当年研究生校友的一条状态:去公司的路上,想起来港两周年,没什么值得纪念,感谢这座城市,继续努力。

 

而她的朋友圈封面,还是当年读书的样子。

 

来香港已经整整两年,一年读书,一年工作。原来不需要时间漫长,只需要两年,可以生活大不同,岁月全变样。

 

坐在写字台前,透过玻璃看窗外这座城市,想写些东西纪念。今年纪念了太多事情,公众号订阅破了六位数,收入上了七位数,写了一百篇文章,出了人生第一本书....

 

而来香港两周年,也是纪念的理由——原来纪念可以这么廉价。

 

但还是想写一些。

 

我相信生命大多数时间都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一条普通的线,而那一个个脑海里纪念的事件,就是时间停止的瞬间,就是这条线上打的结,结越多,生命体验就越丰富。想起威尔.史密斯在《The Hitch》里的台词--Life is not the amount of breaths you take. It’s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

 

香港是一座容易产生故事/和事故的城市。

 

港岛有最靓的写字楼,长江中心,汇丰大厦,IFC国金中心等,Goldman Sachs, Merril Lynch,Morgan Stanley, Mckinsey, BCG等这些光听名字就能让小年轻硬起来的牛逼公司。中环的金融男靠着这些头衔,抖几个VP的八卦,聊聊banker和实习女生的情愫,不经意吐几个million or billion 的business,就能让少女泛起腮红,分分钟得手的套路,甚至都轮不到启用数据分析的大脑。朋友蜗牛妹“中环渣男”的T恤听说卖的不错。

 

搞金融就像做hooker一样,钱来得太快,一旦入了这行,就很难从良了。

 

前几天观摩了一场投行培训营的课程,有些是在校大学生,还有一些在读MBA,大多数学员眼神里都自带优越,渴望未来有一天能过上很压榨但是很fancy的生活。

 

这些行业确实是有光环的。年轻的我们,总是想从社会认可度最高的标签上找存在感。

 

但其实在这座城市住久之后,也会发现精致的西装外表下,有打打杀杀,也有情情爱爱。

 

香港是一座自带浪漫的城市。

 

港岛的叮叮车,轧着固定的轨道,缓缓开着,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里,带些违和的戏剧感。前段时间港府讨论要不要停止使用叮叮车,这样可以留出更宽的道路空间,缓解交通压力,但遭到了市民的强烈反对--叮叮车是流动的历史。

 

后门先上车,到站再刷卡,两块多港币的车费。叮叮车没有窗,港岛的风吹来姑娘们秀发的香气,OT的金融狗们,住的离公司近,在车上闭目休息,抱着胸前的公文包。

 

和北京方方正正的道路规划不同,香港是山城,很少有笔直的街道,而且道路常有不小的坡度。下雨的时候,我看着车子一排排停在30度的斜坡上,心想这要是其中一台车子的车轮橡胶不好,没粘住,一个打滑,岂不是要全部自动追尾了。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场景一次也没让我有机会看到。

 

香港路窄,所以多为单行道。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庄士敦道(Johnson Road),轩尼诗道(Hennessy road),那些从英文直译过来的道路名,提醒你这座城市当年的殖民历史,连接现在和过去。而在上海,河南路,西藏南路,南京东路等路名,却总觉得让上海这座有腔调的城市,缺了少许味道。

 

房子的错落,道路的蜿蜒,自带历史感的路名,会增加这座城市的文艺感,看不到下一个转角,便会心生好奇,还多些浪漫气质。浪漫源自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同一眼看不穿的人,从上而下的雅痞范儿,似乎更有腔调。

 

谁知道呢,未来也许就会出现在下一个转角。

 

香港是一座孤独的城市。

 

当年来香港读书的一群人,毕业后各自走散,留下寥寥。毕竟,香港的生活成本太高,选择留下来打拼,的确需要些勇气,而选择早点回去,也不失为良策。

 

没有半途而废,就不会全身而退。

 

香港的很多生意,都依托大陆,所以留在香港工作的,尤其混的还不错的,一般都来回的飞,一个月的时间,可能半个月都不在香港。钱包里用的最多的三张卡——香港身份证,大陆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朋友圈里,也经常出现各个城市机场的照片。

 

就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亦或者,开始习惯这样的状态了——好像没有以后,好像也没有遗憾。

 

总有些人朝九晚五,另一些人浪迹天涯,是workaholic,也是career bitch。

 

在香港的日子,一般会固定去光顾家附近熟悉的一家小餐厅,夫妻店,大陆人,店面在巷子里,门面较小,座位不多。

 

和老板娘和厨师都熟了,老板娘总会问,这次又从哪里回来啦;厨师话不多,经常给我打一碗免费的酸辣汤,笑着说没有糖的,不会长胖。

 

.......

 

“自从你离开香港后,再没有人陪我吃糖水。”

 

 

城市是我们的伤口,也是我们的治愈。

 

而香港,确实是我的福地。

 

来香港后,算是意外踩到了两个风口,一是互联网自媒体的崛起,另一个是海外资产配置的兴盛。

 

来港后开始写公众号文章,纪录留学生活。14年那会儿,自媒体的概念还没有被炒作起来。前几天一朋友和我聊天,说当年你在公众号写文章的时候,我还瞧不上,不就是另一个QQ空间或博客么,没想到现在会发展成这样。

 

我想如果我没有来香港,可能也不会开始写,更不知道能写些什么内容值得大家关注——香港给了我好故事。

 

写这座城市,写留学体验,写职场的人和事。这座城市,符合一线国际都市的多重身份,够矛盾,够冲突,够挣扎,光鲜的,狗血的,高大上的,接地气的,都浓缩在这座700万人口狭长维多利亚港的两岸。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素材持续给我补给,才没有在中途辍笔放弃。

 

而在研究生念完之后,在选择回大陆发展还是留港的时候,我意外看到了了海外资产配置的风口。

 

当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力的嚣张,高净值人士的投资标的已经不再满足于国内,开始走出国门。一方面人民币超发,M2倍数增长,融资成本低的央企或大佬们,纷纷举债去海外并购或购买海外优质资产;国人开始全世界买买买,全球购,海淘,海外代购开始充斥朋友圈,消费升级了,买点好的;欧洲的投资移民,澳洲的房产,美国的土地,香港保险和香港上市公司债券等投资项目,开始竞相受到国人追捧。

 

而香港由于跟大陆税制、法制、金融和贸易自由度的不同,或者更通俗些说,因为“中国以内,政策以外”的独特优势,成为国人海外资产配置的第一站。

 

我经常感觉自己正站在前沿的山头,在一线见证着大陆的资金,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地涌向香港,立在眼前。

 

我知道自己的事业能在短时间内起来,就是因为自己的忙碌,在行业趋势里,所以我是“风口论”的拥护者,相信战略的方向,比战术的努力要重要太多倍。

 

关于香港的未来,有人在唱衰,也有人说核心竞争力还在。其实我们自己个人的喜好,对于城市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既然喜欢她的包容,就也要接受她的冷酷。城市和恋人一样,有自己的调性和气质,只有接受全部,才能活的幸福。

 

而人和城市最好的关系,也许就是恋爱关系,和她相处,被吸引,被调教,被提升,你为她付出所有青春和热情,而她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也许我们会和这座城市一起终老,也或许未来某一天,清空了在这座城市的所有,去另外一座城市定居,那时候,也分不清,是你离开了她,还是她离开了你。

 

而你的气质里,藏着在这座城市走过的路,看过的展,遇到的人,踩过的坑,和城市带给你的,见过世面的样子。

 

我在香港,我依然爱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