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一个“神奇的国家”,一直都是外界调侃的对象。虽然印度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市场和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但印度带给我们的非但不是压力,反而是无穷的欢乐。
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关于印度的段子:“本台报道,新德里街头两辆摩托相撞,造成30多人死伤。”、“中国的高铁速度是350公里/小时,是印度的10倍。但印度的运载量是中国的20倍,所以整体效率是中国的2倍。”、“印度朋友认为吃饭用手抓才是最正确的方式,什么食物都可以抓,专治各种不服的我,带他吃了顿火锅。”……
当我们在肆无忌惮地嘲笑印度人的种种奇葩行为时,却不知,印度已然在某个领域发力,并远远地超越了中国,而中国对此一无所知。
1
近年来,中国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知名企业成长迅猛、发展迅速,已经可以和微软、谷歌等巨头相抗衡。
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中国人民的勤劳品质,让中国也诞生了世界级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中国科技和文化的一席之地。
在中国向世界输出科技和文化的同时,印度却在输出他们的管理。在中国企业和国际巨头在各个领域发生碰撞或合作之时,印度人却成为了那些国际企业的CEO。
资料显示,世界500强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印度裔(籍)占10位,英国裔(籍)占9位,中国台湾裔(籍)和中国香港裔(籍)分别占1位,而中国大陆呢?是0!
2006年10月1日,因德拉·努伊接任百事CEO职位,成为百事公司有史以来第一个外籍CEO,也是该公司史上第一位女性CEO。
2019年1月15日,美国白宫考虑由因德拉·努伊接替金墉,出任世界银行行长
2014年2月4日晚,微软宣布,比尔·盖茨不再担任微软董事长,同时宣布萨蒂亚·纳德拉(印度裔)为下任CEO
2015年10月2日,桑达尔·皮查伊(印度裔)正式成为谷歌公司新任CEO。2017年7月,谷歌母公司宣布,任命桑达尔·皮查伊加入董事会。在谷歌董事会的13位高层领导中,已经有4位是印度裔
2017年9月4日,世界制药巨头诺华公司宣布,年仅41岁的瓦桑特·万思瀚(印度裔)将成为新的CEO,并于2018年2月1日起生效
除了上述公司,还有像摩托罗拉、诺基亚、软银、Adobe、SanDisk、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沃达丰集团等,这些如雷贯耳的企业,其CEO级别的高管,居然统统都被印度人拿下!
硅谷的很多风险投资的标的公司,印度人是创始人的比例多到让人快要发疯的程度。
早在2005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高科技公司里7%的CEO来自印度,中高层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印度裔,今天的比例只会比15年前高得多。
2
印度人“攻陷”世界的,不止CEO这一职位。除了企业高管,越来越多的印度人也开始担任欧美知名商学院的院长。
2010年7月上任至今的哈佛商学院第10任院长尼廷·罗利亚是印度裔,他也是哈佛大学102年历史上的首位外裔院长;
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院长苏尼尔·库马尔,印度人;
前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院长、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出任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院长的迪帕克·詹恩也是印度人。
3
同样作为亚裔、并且聪明勤奋的中国人表现如何呢?
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在微软时最高坐到微软中国公司总裁的位置。
来自中国台湾的李开复,最高级别也不过是微软全球副总裁和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张亚勤曾在微软工作16年,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移动全球副总裁。
2018年7月,从百度COO位置离职的陆奇,最顶峰则是微软的执行副总裁,期间,他直接汇报的对象——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便是一位印度裔。
中国人在美国高科技企业中能获得管理岗位的不仅凤毛麟角,而且还在全线溃退。能去美国的很多都是从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北大、中科大等)毕业的高材生,最终在美国却只能胜任打工角色的工程师、架构师等。
原来硅谷被称为IC的天下,I指Indian,C指Chinese。但现在,硅谷已经被称为“印度谷”了。
在大型跨国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印度人究竟比中国人强在哪里?为什么在这些企业里,中国人会全线溃败?
4
上述印度裔高管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在教育履历上却出奇一致:在硅谷,印度裔高管几乎清一色地读过MBA。
更令人吃惊的一个现象是,一篇由中兴印度公司CEO汪涛先生写就的文章中指出,印度员工的简历中,在教育经历方面,他们无论技术专业是什么,都同时还有一个MBA学历。
印度的高校学生全都学习MBA。如果哪个学生不学MBA,在印度才会让人感觉难以理解,如同在中国上学居然不学中文一样不可思议。MBA已经是印度所有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印度1947年独立后,马上就把发展管理能力作为印度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1961年,印度政府先后在加尔各答和艾哈迈德巴德建立了两所精英教育学院,统一名称为印度理工学院(IIM)。此后在各个不同城市新设的印度理工学院分院越来越多,到现在已经发展到20个分院。每年拨给印度上千所的理工学院的补助中,有97%是给印度理工的!
印度不仅专业的管理学院长期持续发展,而且将MBA课程普及到了所有高校的所有专业中去。在印度,所有高校毕业生中,学习MBA也成了一个默认的必选项。
可以说,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印度的商学院教育早早便与国际接轨。
在印度流行这么一种说法:一流的学生进印度理工学院,二流的才出国念美国名校。
网上曾有过这么一个笑话,在某一届的麻省理工迎新会上,有位教授问了位印度同学为什么选择了麻省理工,他这样回答:“我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
而相邻的中国,在1980年代才开始实现现代管理学教育。而且直至目前,中国的商学院教育在培养适用的管理型人才方面,并非“名副其实”——那些花很多钱“买”来的MBA,或者由于工作需要而临时补课的MBA,总显得有些“被动”。一大批商学院,更是由学习的地方变成了人际与交际的场所。
中国和印度在现代管理学教育方面的差异,是60年和40年的差距。可以说,MBA可能是印度崛起并反超中国的利器之一。
5
据《金融时报》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上市公司31%的CEO都拥有MBA学位。不仅高管是MBA,而且经调查发现,最近五年全球80%的企业,比如谷歌、亚马逊等公司,都希望招收更多的MBA人才。
那么,MBA究竟有多大魔力,令那些国际巨头争抢呢?
要想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管理问题,不仅要理解具体的专业技术,而且要善于比较技术的概念原理,另外还要对市场、客户需求、行业发展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作为一门教育课程,MBA的核心内容涉及工商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起来,能帮助你更好地解决工作中的管理问题。
★MBA学位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职业选择
一项国内高校发起的调查显示:有72%的MBA毕业生获得职位晋升;高层次管理人员中MBA占比明显增加;MBA学生中,基层管理人员占比明显减少,从入学时的21.36%降到了4.85%,总经理/董事长/合伙人的比例从入学前的10.68%上升到了20.39%。
★MBA学位意味着更高的薪酬水平
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与入学前比,MBA毕业当年年薪平均提高了47.7%,最高年薪220万元。毕业时与入学时的年薪相比,低收入的比例明显减少,高收入人群比例明显增多,年薪在20万以上的比例从33%上升到了51.5%。40万以上年薪的学员明显增加,占总人数的17%;15万以下年薪的学员占比明显减少。
6
如果说,在制造业和工作效率上,中国已经甩出印度十万八千里,那么在管理能力上,印度人则已经完败中国人。
印度超越中国的突破点,可能就在管理能力上。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此事本身事关重大,更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还完全意识不到问题所在。
或许,中国在管理上反超印度,MBA或许就是其中的解决之道。
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深陷新冠疫情之中,学校停课,企业停产之际,读个MBA学位,可能是自己职场提升,改变命运的最佳时机。
真正的危险并不是来自任何现实的危机,而是来自根本就意识不到的挑战。
此刻,只想用《三体》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无知和弱小从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