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刚刚结束的一季度对于中国银行(3 640, -0 02, -0 55%)业来讲并不平静,由于迎来了MPA(宏观审慎管理)正式施行后的首次考核,3月底大考临近时,银行间同业存单发行大幅下降,部分银行为规避监管紧急寻求债券代持等现象纷纷出现,凸显了本次MPA考核对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业压力的增加。
好在虽然紧张情绪攀升,但短期流动性风险并未升华,市场最终平安度过大考。甚至在央行坚持十日暂停逆回购操作的背景下,银行间市场利率水平也在大考结束后的4月初逐步趋于回落,4月7日,上海银行(23.830, 0.03, 0.13%)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7天和3个月分别降至 2.4957、2.7410和4.3010,回归至3月中旬水平。
展望未来,由于MPA考核已成为常态化趋势,日后银行或将逐步适应新的监管条件以规范资产负债结构,表外理财纳入监管范围意味着影子银行急速扩张的态势有望趋缓,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大有裨益。同时,中国开启金融去杠杆之路,也有助于改变一段时间以来资金脱实向虚的局面,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收紧是今年总基调
实际上,不仅MPA考核在一季度付诸实施,今年以来,央行还频繁的通过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即通过提高短期利率走廊上限SLF和中期利率指引MLF方式,引导市场资金利率上行。在笔者看来,上述举措是央行践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货币政策转向稳健中性,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资金脱虚入实的具体行动。
可以看到,一方面,在MPA考核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口径,对近年来影子银行的快速扩张会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实际上,在利率市场化压缩银行传统息差收益的背景下,为规避监管、获得较高收益,银行近年来创新不断。从早前的银信合作、银保合作、买入返售等途径投资非标资产,逐步发展到通过同业、委外业务投资与标准化产品。但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却脱离了监管,金融杠杆率的提升不仅加剧了金融系统性风险,也使得资金无法服务实体经济,并推高了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金融去杠杆确有必要。
另一方面,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在奏效。今年年初,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发文提及到货币政策框架转型,而今年以来,央行也先后三轮提高政策利率,即分别于1月24日央行时隔六年首次提升MLF政策利率10个基点,2月3日同时提高SLF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中标利率,3月16日美联储加息当日继续上调SLF和MLF利率。在笔者看来,央行今年有别于以往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收紧流动性更加倾向于通过“短期利率走廊+中期利率指引”这一新的货币政策新框架发挥作用。
当然,由于前期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引发资产泡沫的担心,美联储加息背景下,资金也面临流出压力,因此,抑制资产泡沫、防范资金大规律流出的需要今年货币政策比去年明显收紧,加之未来MPA考核范围的逐步拓宽,未来流动性或有所承压。
金融风险尚且可控
当然,有担心认为金融去杠杆可能会导致中小银行困境,进而传导至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乃至房地产市场。但笔者认为,这其中存在着决策层对于短期金融风险和中长期金融风险的综合考量,并考验央行政策操作。预计在短期风险可控范围内,央行会加大去杠杆的力度,进行宏观审慎管理,而一旦判定有引发系统风险的可能,央行也会及时出手,防止风险蔓延。2013年的钱荒与去年底的债灾都符合这一规律。
同时,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陆磊在最新文章《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中也提到当下存在一种“市场略有波动就夸大渲染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草木皆兵思维。他认为,有效防控风险就必须排除这种思维,既要看到金融风险的危害性,也要有底气、有决心,要防范夸大渲染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问题,防范道德风险。只有从摸清风险隐患,准确研判风险成因入手,才能真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经历了一季度MPA考核从紧张到平静,笔者认为,由于监管严格而引发的风险是可控的,未来金融去杠杆会继续深入下去。而由于有了一季度的经验,预计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会根据监管内容进行自主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当然,二季度,银行可能会面临MLF到期,分红、交税、打新等短期因素造成的资金面紧张,也存在财政存款下放而缓解部分资金压力,综合来看,预计央行会通过不同期限、规模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来应对上述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防范无序去杠杆导致金融风险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