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近几年考研人数逐年猛增,从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咨询情况来看,考研热仍将持续——怎一个热字了得省会某高校的小王最近有点魔怔了,
近几年考研人数逐年猛增,从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咨询情况来看,考研热仍将持续——
怎一个“热”字了得
省会某高校的小王最近有点“魔怔”了,总是在考虑一件事情,到底要不要考研究生。考吧,人太多了,考不上耽误了找工作怎么办不考吧,同学们都在复习,自己不读研究生以后工作起来起点就低了。她觉得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下面的路。
如今,像小王这样的人不在少数。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信息显示,2003年我省共有41801人报考研究生,比2002年增长12.5%;而到了2004年,则有54016人报考,比2003年增长29%。报考研究生已成为很多在校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在我省某高校的一些专业,竟然出现了70%以上学生准备考研的情况。
就在在校生牺牲了暑假时间每天苦读、摩拳擦掌准备在报名者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同时;已经毕业的也将考研戏称为“回炉”接受再教育,期待毕业后人生路能有所改观。两者相加,考研的人数年年创造新高。
并非一劳永逸的选择
在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有多少人是为了学术兴趣而考研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应届考生考研,主要还是为了回避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以后找工作增加“学历筹码”。河北师大某专业的小李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好,想留在大城市、想薪水高些就必须要有高学历,所以我只得选择考研。”他表示,自己要考的学校竞争很激烈,但他决心已定,一年不行两年,直到考上。
像小李这样因为严峻就业形势而选择考研的学生不在少数,报考人数激增使研究生招生考试比高考还像“独木桥”,200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为32.494万,报名人数却达117.2万,录取率仅为27.7%,仅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高考录取率的一半。
考研竞争如此“惨烈”,是否意味着考上后一劳永逸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在不少大城市,人才市场上高学历人才相对过剩,已经出现了“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
因此,考生务必要清楚,考研并非回避就业压力的“绿色通道”,也非提高就业质量的惟一选择。此外,每年下半年是考研的冲刺时间,也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万一考不上,也会错过不少就业机会。应届毕业生不一定要挤考研这座“独木桥”,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专业和所在行业的未来市场变化,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再做决定。
选择院校、专业忌盲目
如果在认清自己权衡利弊后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这时候,决定报考院校及专业是报名前的一段时间内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从以往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名的情况来看,报考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湖北省四大地区的考生占总考生人数的四成左右,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为热门学校;过半考生集中在工商管理、计算机应用,法律、企业管理、金融、通信等专业。
报名前,考生应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研究侧重与专业水准比较;比如了解所报专业一个导师到底带几位研究生,这是能够反映研究生培养专业水准的一个方面,有些招生单位一个导师每年招1至2名研究生,最多不超过3名,而有些院校有些导师要带近20个研究生,学生要见导师一面都不易,何谈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培养。
其次,考生还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总之,在选择院校、专业时,一定要清醒。不要为面子一味攀高,也不要妄自菲薄不敢报考,更不该随大流别人报啥你报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