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等“三会”金融高层相继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各自领域的金融监管与发展情况进行吹风。
他们的表态,也透露出下半年金融监管的思路和动向。经济观察网通过整理三位副主席的专访发现,他们的主要谈及了金融监管动向、金融风险防范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三方面内容。这或许昭示即将召开的金融工作会议会涵盖上述三方面内容。
银监会王兆星:银行业运行稳健,风险总体可控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专访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银行业系统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发展和监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银行业保持了稳健运行。
2017年5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33万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6%,资产质量和流动性基本稳定,资本和拨备较为充足,盈利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均处于国际同业较好水平。同时,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步提升,目前有126家中资银行进入按一级资本排名的全球银行1000强,工、农、中、建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连续多年位居前十。
王兆星还肯定目前银行业风险总体可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但仍有部分高杠杆企业贷款违约上升,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性金融活动增多,利率、汇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市场波动有所加大,违规和不审慎经营行为也时有发生。不过风险防控工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趋于优化,同业业务规模总体收缩,投向实体经济的传统信贷主业保持了较快增长,特别是加大了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和新经济新动能的支持力度。二是各类风险正在逐步得到控制和化解,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部分银行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有所缓解。三是金融市场乱象得到遏制,市场竞争更加理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非法集资案件数量明显下降。“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加强监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确保‘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王兆星表示,近年来,银监会推动银行业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改善信贷有效供给,切实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一是稳妥有序去产能。目前,全国共组建债委会超过1.2万家。二是积极支持去库存。截至5月末,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3.7万亿元,同比增长45.5%。三是稳步推进去杠杆。目前各家银行已与超过50家企业签署债转股框架协议,签约金额逾7000亿元。四是有效推进降成本。五是精准助力补短板。截至5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9%;涉农贷款余额达29.6万亿元,较2012年年末增幅超过40%。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金融改革方向。王兆星表示银行业系统紧扣重点改革任务,积极推动各项部署落地实施。一是扩大对内开放,提升银行业经营活力。目前,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已推广至全国,民营银行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已有15家民营银行获准开业。二是扩大对外开放,提升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三是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目前,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均已在总行层面宣布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四是推动投贷联动等模式探索。五是强化公司治理改革。深入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和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邮储银行在香港挂牌上市。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资本市场进入严监管时代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在专访中表示,首先,2017年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增强。一是实现新股发行常态化。今年上半年,225家企业通过IPO审核,237家企业完成IPO发行,融资1166.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6%、259%和192%。二是发展固定收益产品。今年前5个月,股债结合产品、资产支持证券分别发行529亿元和2541亿元,同比增长164%和166%。此外,新三板挂牌公司今年上半年融资627亿元。全国4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累计为企业实现各类融资8158亿元。
其次,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是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至今年上半年,境内上市公司并购交易金额达3.21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二是支持创业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2016年以来新上市和IPO在审企业中,四分之三以上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2017年5月底,累计发行11单创新创业债券,融资金额16.72亿元。三是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截至今年6月底,贫困地区已有5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成功发行上市,18家企业进入IPO审核程序,35家进入IPO辅导备案,48家在新三板挂牌。
在谈及2017年我国资本市场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面的亮点时,姜洋表示,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规范再融资,推进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完善股份减持制度等方面。截至2017年5月底,沪深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3261家,总市值51.38万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1.1万家,成为世界上挂牌数量增长最快、最多的股票市场之一;全国已设立40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7万家;交易所债券市场托管余额8.47万亿元,较2012年底增长573%。
在夯实法治基础方面,主要是推动立法工作和加大执法力度。2016年至今,证监会出台规章、规范性文件55件,月均3件。2017年以来,证监会采取行政监管措施506件,作出行政处罚113件,累计罚没款63.61亿元,是2016年全年的1.5倍;对30人实施市场禁入,接近2016年全年。
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方面,大力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境外资本市场,推进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交易所国际化、QFII、RQFII试点工作、跨境审计监管合作,推动A股纳入MSCI指数,积极审慎做好证券资信评级行业对外开放等。
提及市场在市场秩序规范、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积极变化,姜洋介绍,一方面,股指运行更加平稳。2016年3月至今,沪深股指稳中有涨,同时股指波幅收窄。另一方面,市场生态环境明显净化。市场炒新、炒差、炒小等投机炒作逐渐得到抑制,投资风格逐渐向价值投资转换。
姜洋还表示,监管层一是要持续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欺诈发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惩治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大股东违规减持、中介机构未履职尽责等乱象。
二是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严把上市公司准入关,从源头上防止IPO“病从口入”。2016年以来审结首发企业692家,整体未通过率27.02%。明确股票类、混合类结构化资产管理计划最高杠杆倍数,强化对分级产品的适当性管理和风险揭示,加强融资融券资本约束,清理场外配资,防止杠杆资金助涨助跌。
三是加强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切实加强了金融风险监测监控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部门沟通,统筹把握政策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保障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四是规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完善上市公司停复牌规则、完善减持制度。
五是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推动建立“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
六是引导证券期货行业回归本源,加强监管引导,促进行业回归主业。
姜洋在专访中还明确表示下一阶段证监会工作重点将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依法全面从严监管,维护市场“三公”秩序。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持续推进专项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监管执法覆盖全市场、全类型。继续加强对市场各类主体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持续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的主体责任,逐步建立健全“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
二是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优化新股发行制度,优化融资结构,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区域和领域。完善市场化并购重组和退出机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服务创新创业。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机制,助力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发挥期货市场功能,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深化境外上市行政审批等制度改革,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
三是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风险。对资本市场各类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提高风险预警、应对和处置能力。建立健全股市、债市、期市等市场的逆周期调节机制。健全市场发生极端情况下的政策储备和应急处置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紧紧依托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强化预期引导,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是做好投资者权益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持股行权的方式和内容。扎实落实好适当性管理办法。继续加大违法主体先行赔付、行政和解试点、支持诉讼等制度的实施力度。研究设立投资者赔偿基金,推动形成包括司法、行政和市场等多元化投资者赔偿救济体系。加快建设中国投资者网站等服务投资者的基础平台。
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通过‘瘦身’来化解个别激进公司的现金流风险
陈文辉说,当前保险业面临流动性、资金运用、战略、新业务、外部传递性、底数不清、资本不实、声誉等风险,绝大多数传统大中型保险公司经营稳健,风险可控,但个别激进公司近年来规模快速扩张,隐藏的风险逐步暴露。
针对上述问题,保监会从资质、代持、关联交易着手,治理股权管理乱象;针对非寿险投资型产品风险,及时停止了此类业务试点,引导保险回归主业;对火中取栗且不收敛、不收手的公司,依法采取停机构、停业务的措施。
陈文辉说,以往保险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业务线上,风险容易在行业内分散,现在的风险则表现为单个公司自身就是一个风险点,风险处置难度加大,尤其是现金流风险。现金流之于企业,就像血液之于人体,只有血液充足且流动顺畅人体才会健康。
他表示,个别激进公司在经营中没有资产负债匹配概念,短钱长配,盲目投资,一旦遇到产品停售、非正常退保和满期给付等情况,现金流容易出问题。
“目前保险业资产规模超过16万亿元,其中流动性风险集中在少数激进公司身上。”陈文辉说,对于重点风险公司,保监会根据不同风险类别、风险特征和风险程度,明确各类风险牵头部门,整合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分工负责盯防,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风险预警、监测和处置预案。
“把屋子打扫干净才能迎接客人。”陈文辉说,不破不立,阵痛是为了去伪存真、优胜劣汰,是为了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短期来看,要通过‘瘦身’来化解个别激进公司的现金流风险。”陈文辉说,这些公司在二级市场持有很多优质资产,且与自身主营业务协同效应不强,可以通过大宗交易进行转让,既能减轻资产端压力,缓解现金流“饥渴”症状,又不会造成资本市场剧烈波动。
“公司治理失效是激进经营行为的‘基因’,治标更要治本,必须解决‘一股独大’和资本不实问题。”陈文辉说,要实施公司治理监管评估,加强投资人背景资质和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严格落实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报告要求。禁止代持、违规关联持股等行为,对于违规机构依法限制行使表决权、派驻董事,直至责令转让拍卖股权,对有关当事人采取列入黑名单、行业进入等措施,切实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
对于资本不实问题,他表示,将重点关注股东是否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贷款、非自有资金、股权和存单质押等方式获取的资金向保险公司注资。对存在入股资金来源或股东关联关系申报不实,以及编制提供虚假材料等违规行为的股东,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未来保险业何去何从?陈文辉说,保监会将引导保险业回归本源,坚守保障主业,改进保险产品设计、精算定价、准备金提取规则,建立万能险调控机制,约束高成本短期限负债业务,推动保险在扶贫攻坚、灾害救助、大病保障、健康养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引导保险资金流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