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

落花的一周,流水的一年――备考南开大学MBA

  由于复试结束后没有了不加班的理由,最近一直被万恶的资本家疯狂压榨,考完这么久也没有精力上来废两句话。
  从复试题库中选一道题,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的MBA备考征程,“落花流水”可能再适合不过了。复试结束后一周的时间,350个录取名额就明明确确的花落各家了,为了有资格经历这一周的等待,我们度过了流水般的一年:从2010年3月14日入门班第一堂词汇课,到2011年3月26日复试。
  这一年是平淡的,每天晚上做习题和每个周末上课就像是流水账一般;这一年是乏味的,聚会都是远期合约,只有习题是现货;这一年是要坚持的,一直记得吕耀峰同学说的一句话,“选择了MBA这条路,就等于选择了未来从备考到上学这几年的生活方式”.回想起来,如我这般懒散、随性、做任何事都三分钟热度的人,能在流水账般乏味日子里坚持一年之久实在是个不大不小奇迹。这两年身边也有一些同龄的亲戚朋友有报考MBA的想法,但都因为工作、结婚等原因而一拖再拖,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可能对这类彷徨人士有些参考的意义。
  一、报考MBA的原因
  1. 辞职后的保底选择:在外地工作几年后决定辞职回家了,但没做好下一步的规划,找到工作前考研是个不会浪费时间的选择。如果你也面临一些不确定的环境,上学总不会错。
  2. 现实和虚荣的考虑:以前工作的公司除了我以外全是博士硕士,关系不错的高中、大学同学也基本上硕士毕业或博士在读了,虽然自己没觉得比他们差在哪里,但以前老师说本科双学历等于硕士绝对是在唬人,一线城市早就硕士遍地走博士满街飞了,不管能力高低,弄个硕士本本还是很有必要的。尽管在年龄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的人看来这并不重要,我想还是有很多工作五年以内的人需要这份现实和虚荣。
  3. 价值而非现实的需要:我毕业后一直在创业型民营企业工作,看着自己为之奋斗的公司从弱小走向强大,又从巅峰开始走入下坡,心中不断产生问号,带着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学习要远比学完之后还给老师来的强。看上去像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这才是读MBA的真正价值吧。当然,多积累人脉也有一定的价值,但说的赤裸裸一点,自己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别人才愿意被你利用。
  二、初试准备
  其实这方面已经有很多人提过了,好像回忆一下都能让人身心再俱疲一次,但我感觉备考的过程没什么复杂的,就是两个字“坚持”.
  每周末去上课,有事去不了就用其它时间把视频补回来,上课跟上老师的进度,很简单吧,就是坚持。社科赛斯请的老师都非常好,不论哪门课都能让你短期见效长期有效,可以说不上辅导班我自学的话肯定考不上。英语更是明显,上完郭崇兴的几次课我觉得英语语法和读写水平提高了特别多,光这一点就算没考上也值了。
  剩下的就是平时每天晚上花两个小时做练习,也就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三天六个小时可以把所有课程作业搞定,剩下两天背背单词、做做阅读和数学题,班长程汶罡同学曾经说过,“应试还得题海战术”,等你两分钟一道数学题,十分钟一篇阅读的时候,考试基本上就是体力活动了。另外,同学之间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毕竟一人计短多人计长嘛,有很多自己没有发现的漏洞和巧妙规律都是在讨论中相互补充完善的。
  虽然看上去没有什么,但坚持下来确实不是很容易,我在找到工作之后也明显感觉到每天这样搞有些力不从心,上课也经常睡着,但只要这种绷着的状态能够坚持下去,结果也会令人满意的。
  三、复试准备
  复试这方面因人而异,我觉得并不是工作时间长的人更有优势,因为经验丰富就要求你表现的更加出色,否则相比年轻的同学还吃了初试分数和提升潜力的亏,所以年轻的同学不必担心复试的压力,同等的初试就有同等的复试起点,考好初试在复[FS:PAGE]试的时候就有一定的优势。
  貌似大家对待复试的重视程度都不如初试高,所以我想特别提醒大家一下。我在复试准备的时候有些怠慢,英语口语基本上就没有准备,其他方面基本按照要求做了些书面功课,总觉得还有时间就一直拖到最后了,对复试缺乏重视确实严重影响了现场的发挥。
  四、复试场景再现
  说了半天其实也都是虚的,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多好还是看自己的动力、精力和毅力,还有一点运气成分,对未来将要参加MBA考试的同学,我能独家提供的应该就是这次MBA复试的情景再现了。话说那一日……
  复试名单出来后,我发现自己“幸运”的被分在了第一天的第一拨,于是爱好和特长都是睡觉的我被迫在26日一早5点多爬起来吃饭、穿戴(好在平时上班都是西装革履,习惯了),由于起的太早了不清醒,动作比较缓慢,上述活动时间比预想的久了一些。出门前又刷了一次牙(免得的面试时考官跟我讨论早饭吃了什么),最后检查好证件匆匆忙忙出门。
  南开要求这拨考生早上7点到考点办手续,8点开始面试,我6点45到的满以为挺早的,没想到6楼已经挤满了人,公布分组情况的告示栏前更是人头攒动人脑非凡,尝试了几次都没挤进去,后来遇到路佳佳同学好心的告诉我,“别看了,你是第一组第一个”.于是我特别感谢我的外公,给我起了这么个好名字,连分组老师都配合的把我放在“第一天、第一拨、第一组、第一个”了,值得纪念的“四个一”…
  由于挤不到告示栏前,我索性去排队办手续,这时旁边有个红脸大哥(对不起,你的脸真的挺红的,特征过于鲜明了)嘀咕了一句“谁是第一组的啊,我写了电话上去也没人联系我…”我刚要答话,旁边一个谢顶小哥(对不起,这点也挺鲜明的)幽幽的说“我就是第一组的”,于是我瞬间找到了组织!
  后来我们三个到备考教室等剩下一个没出现的组员并互相了解一下,过了一阵第四个组员:一位穿高领毛衣黄色夹克的粗犷大哥出现了,第一组正式满员:
  1号,本人,工作4年,学投资和人力的,刚进入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半年多,初试A线238,参加了社科赛斯培训;
  2号,粗犷大哥,工作约十五年,做外贸营销的,业务中常用英语,初试正压A线210,没参加过任何培训,复试流程和内容都不知道,抱着随便考考、考不上就算的心态;
  3号,红脸大哥,工作约十五年,学会计和商务英语的,业务中常用英语,初试B1线185,参加了智园培训;
  4号,谢顶小哥,工作4年,学统计的,工作中也常用英语,初试B3线170,没参加过任何培训。
  互相了解和给粗犷大哥普及复试流程之后,我们决定由参加过辅导班并且工作经验丰富、初试B线的红脸大哥当Leader,参加过辅导班的本人当Reporter,另外两个没参加过辅导班对复试不熟悉的当Member.因为之前听说过智园传授的案例讨论思路跟社科赛斯不一样,所以我特别跟红脸大哥碰了一下,果然红脸大哥介绍智园的套路是通读案例之后每个人就通篇案例进行轮流发言,而且基本上只讲案例优点回避问题,讨论是按人分段重视不停的讲话用光时间而非有条理有思路的把案例抽丝剥茧。我把社科赛斯的套路跟他说了一下,红脸大哥毅然决定“弃暗投明”.由于前面相互熟悉、普及流程和统一战线花了不少时间,不同辅导班的风格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临阵换风格还有不适应的风险,所以在细节方面我也没有跟红脸大哥提社科赛斯的注意事项。
  很快场外考试秘书我们带到了11楼的备考楼道,除了因为紧张和时间早引发的凉意外,还真没觉得楼道的阴暗和狭窄,考试秘书同情的跟我说,“我很能体会你作为四个一的压力,因为我当年就是四个一”,看到他考上了,我心情平复了很多。过了一会儿,之前填的表格被场内考试秘书收去了(填表格之前政治论文已经被收走,但表格中要填写论文题目,要记住),并通知我们考官要吃早饭[FS:PAGE],我们又多等了十分钟,然后按照身上贴的号码顺序排队进入考场。
  案例组面:
  教室里面四个考官坐成一排,侧面是场内考试秘书,我们进去后围着一个由两个写字台拼成的大桌子坐下,2号和3号面冲考官,1号和4号斜冲考官。一上来红脸大哥就向考官公布了我们组的角色分配,这点我没想到,跟百川嘱咐不要暴露身份不一样。我们的案例比较短,是讲空降高管推行营销变革遇到困难的问题,根据Leader的指示,我们读了足足十分钟的案例,每个人都把案例读的详细透彻了,我给Leader使眼色告诉他时间够长了,红脸大哥这才心满意足的开始领导讨论。一开始红脸大哥有些紧张,其他两个Member也笼不出调理,思路挺混乱的,但有一点挺明显的,就是他们说的方向跟我之前想的完全不一样!晴天霹雳!我这才发现自己审题审偏了,还好不是我当Leader!没两句他们三人就默契的看着我问我有什么看法。我当即像吃了大力丸一样发挥出过去三年做咨询顾问的临场忽悠功力,按照正确的方向理了理讨论思路,红脸大哥当场叫绝(出人意料的效果)…
  之后的讨论还是各种风格齐上阵:红脸大哥明显不适应百川风格的讨论方式,导致Leader的角色感重于对案例讨论的参与感;粗犷大哥特别实在,事先没有准备险些把一个问题搞成了辩论,不过经过和谐处理变成了经典的“中盘引发争论”;谢顶小哥则因怕打断队友而很少发言,我和红脸大哥只能明显的给他机会发言;而我则是在混乱中东讲讲西讲讲,分担了Leader引导话题和起承转合的职责。由于中盘争论时意外用掉了很多时间,这个没什么话可说的案例被我们用满了时间,之后我的总结发言比较平淡,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就结束了案例讨论,Leader带领大家一起向考官们鞠躬,行如此大礼也超出了我的预料。
  总的来讲,讨论气氛还是不错的,该讲的点也基本上讲到了,只不过在管理理论的应用和跳出案例讨论方面做得不好,另外四个人貌似都没有进入良好的状态。
  个面:
  组面结束后,场内考试秘书就把2~4号请出去了,我留下做到考官面前直接进行个面。这就是1号吃亏的地方,脑子里还充斥着组面的场景,没有缓冲的时间。面前四个考官从左到右分别是:年轻考官(某老师,现场气氛调节者,在其他考官提问气氛紧张时会问个简单的问题把考生拉到他这边)、主考官(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