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报考测评申请中......
说明:您只需填写姓名和电话即可免费预约!也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免费预约
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您活动安排回复。
导读:光阴30载,可长亦可短。30年应算是人生中的一段漫长岁月,但对于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每年春天参加两会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于是回望起这30年,便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眼而过了。
他,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之一
他,一言一行都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他,也曾身陷争议甚至屡遭“炮轰”
他是厉以宁
一位87岁的老人
一位学者
一位心系民生直言敢谏的改革倡导者
今年是厉老参加两会的第三十年
光阴30载,可长亦可短。30年应算是人生中的一段漫长岁月,但对于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每年春天参加两会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于是回望起这30年,便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般转眼而过了。
2017年3月3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双手背在身后走向经济界别驻地北京铁道大厦,第30年参加两会的厉老步速较慢但依旧步伐坚定。
厉语卓见敢当先
作为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代表人物,厉以宁的学者生涯充满争鸣。他提出的所有制和股份制改革理论,曾广受争议,然而却在上世纪90年代被中国改革的实践全面推动,并且一一证实。
30年来,虽然自己在两会上发表的观点和言论总会引起社会各界热烈的讨论,但厉以宁依然敢言敢当地推动着改革的前行,时间和实践是他远见卓识的最佳见证。
“呼吁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先向本国的私营企业开放包括基础电信业在内的全部电信业务,以此加快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迎接“入世”后激烈的国际竞争。
――200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新经济=高新技术+资本市场,光有高新技术成不了新经济。一方面要通过证券市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要规范市场,保护投资者利益,严格杜绝操纵市场等不规范行为。
――200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一些政府部门扶持国有企业或规模大的非公有制企业轻车熟路,却往往忽视了对众多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在工作中“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他强调,要真正为非公有制企业“松绑”,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200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困难与体制上存在若干障碍有关,只有深化改革,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建立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力求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使用三者结合起来,作为地方政绩的考核指标。
――200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转换政府职能已拖了太久时间,政府应该把自己的位置摆正,政府应该是社会管理者,为公共服务,如果政府老是包办代替,那么就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股改后中国股市才能真正走上正常的轨道。我对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充满信心。
――200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针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建议4个“并重”: 环境治理和扩大就业要“并重”;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要“并重”;政府监管和公众参与要“并重”;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和运用资本市场要“并重”。
――201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中国必须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当前,改革更需要顶层设计,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无论是农业承包制、乡镇企业改革或股份制,都是发现和调动民间积极性,实行自下而上式的改革。现在的改革和30多年前有所不同,需要改革的决策者具备战略眼光,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要将整个战略布局做得更好。
――201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中国有四大领域的改革需要解决:第一个领域是国企改革;第二个领域是城镇化改革;第三个领域是财政税制改革;第四个领域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改革的拦路虎是利益集团和制度惯性。
――201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供给侧发力主要是通过结构性改革,第一个要调整结构,关停一些企业,与其养亏损的企业,不如养职工。第二个要补短板就必须创新,创意、创业、创新,这就是中国的未来。
――201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规模结构性调整不会那么快,还要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十八大以来,我们的人口红利,新的出来了;我们的改革红利,不间断地出来了。
――201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以智凭实献建言
厉以宁先生有很多称谓,从“厉股份”、“厉民营”再到“厉城镇”,厉老笑称没有一个称谓能完全概括他的学术思想。
但毫无疑问,他是中国最著名、最能影响决策的经济学家之一,针对国家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用所学和智慧,提出中肯建议和意见。他的思想正在影响中国未来。
打破“非公36条”的玻璃门,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有细则出台,而垄断行业的国企也要认识到:民营企业参与竞争,有利于双方的提高,允许民营企业进来,对国企长远来说是有好处的。
――200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房价问题是由供求决定的,供求紧张,房价要上涨。经济适用房或中低档商品房,既应考虑市场调节,政府也应调节,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不能一刀切,不能把高档房跟廉价出租房混为一谈。
人民币大幅升值是不可取的,但小幅升值利大于弊。所谓弊,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不利;所谓利,是指这将有助于让中国广大企业认识到,扩大出口关键要靠自主创新、加强管理。让人民币在市场供求影响下上下摆动,自然形成人民币汇率。
――200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用活”外汇储备,建议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增加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短缺的原材料和燃料;建立海外投资基金。
――2011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中国经济增长中,房地产业的作用不可低估。没有房地产带动,经济增长拉力不够。如果说经济发展中有一个大机车在前面跑,那就是房地产。不要谈到房地产就说泡沫,今天仍然要振兴房地产。
――201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城镇化已经搞了这么些年了,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今天中国正在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就是要让更多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能融入城市社会。
农民有财产权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因为它扩大了消费。
――201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人力资本的革命正在开始,新人口红利时代正在到来,原来是简单的生产要素重组,目前最重要的资源有两个,一个是信息,另外一个是创意。
――201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宁心从容观大势
从通胀率一度超过20%的经济“高烧”,到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重组和上千万职工下岗潮,再到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这位87岁的老人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熟稔潮起潮落,对于宏观经济的走势,厉老自有判断。在经济发展过热时他会冷静地提出“降温”见解;在外媒一致唱衰时,他却淡定从容地对国家经济走势保持自信乐观。
在使用宏观调控的三个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的时候,有些行政手段过激。比如,某管理部门竟然用电话通知所属银行停止发放贷款。在宏观调控中,政府采用不规范的行政手段来调控,会造成政府威信的下降,影响调控效果。
――200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993、1994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信贷过多,而此轮物价上涨具有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要综合治理此轮物价上涨,单纯靠压投资规模、紧缩不能解决现状,要“有所保有所压”。
中国经济不会衰退,中国股市大趋势将与中国经济总体一致,但是二者不可能是同步的,有可能超前,也有可能滞后。中国股市发展到现在,每前进一步,调整期就可能会延长一些。中国经济仍是成长型的。
――2008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目前没有明显的通胀,但是如果经济增速继续这样下去的话,压力会越来越大。如果是为了防止资金过多流入资产的话,加息是可以的,但幅度不能太大。
――2010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对政府来说,不能养成宏观调控无所不能的观念,如果过分依赖宏观调控,可能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宏观调控不能代替改革,希望新一届政府把宏观调控转为预调、微调。
――201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经济下行是有客观原因的。首先,当前经济下行和前一阶段的经济增长质量有关。其次,经济总量基数越大,增速越慢,这是客观规律。第三,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给出口带来影响。第四,国内企业在结构调整中有阵痛,在磨合期要有耐心不断适应。第五,技术创新从研究到应用,也需要时间。
――2015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中国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时期,GDP一半以上是第三产业的产值。2016年的趋势稳中有进、稳中看好,这是总趋势。
――201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国情表明,我们是在不断的转型、不断的改革当中来达到新的位置。现在说中国经济已经处在转型阶段的探底拐点,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实际。
――2017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卅载春风系民生
厉以宁曾说过,“文章发表得再多,不联系中国实际,对中国的改革没有用处。”因此,他希望自己的每一个研究都能“经世致用”。
他在两会上的提案议案亦是如此,向上为深化改革提供助力,向下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政府应着力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廉价房出租房问题。在房产结构调整中,应盖大量的廉价出租房供应低收入者。
――2007